无花果

【来源】

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.的成熟或近成熟内藏花和瘦果的花序托。

按照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(第一册)》(1992年版)记载,无花果在秋季采摘,后续有两种加工方式,分别为晒干或加白糖后晒干。本次介绍的为晒干后的无花果。

图1 无花果药材图(晒干)

【主要鉴别点】

1.外观性状 多呈扁圆形,有的呈类圆形,梨状或挤压成不规则形,直径2.5~1.5cm,厚0.5~2cm,上端中央有脐状突起,并有孔隙;下端亦微凸起,有托梗相连,基部有3枚三角形的苞片或苞片的残基。表面淡黄棕色、黄棕色至暗紫褐色,有10条微隆起的纵皱和脉纹,加糖者皱纹不明显,切面黄白色、肉红色或黄棕色,内壁着生众多卵圆形黄棕色小瘦果和枯萎的小花,果长约0.1~0.2mm。质柔软,气微,嚼之微甜而有粘滑感,加糖者味甜。

图2 无花果(晒干)侧面观和顶面观图
①上端中央有脐状突起,并有孔隙;

②表面淡黄棕色、黄棕色,有微隆起的纵皱和脉纹;

③下端亦微凸起,干品苞片、托梗多数已脱落


图3 无花果(鲜果)侧面观和底面观图
①下端微凸起;

②下端基部有3枚三角形的苞片或苞片的残基;

③托梗,与下端相连


图4 无花果(晒干)纵切面和横切面图

①内壁着生众多卵圆形黄棕色小瘦果和枯萎的小花


图5 无花果(晒干)瘦果图
①宿存花被;

②瘦果


【附注】

1.无花果现行版的质量标准有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(第一册)》(1992年版)、《河南省中药材标准》(1991年版)、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》(2003年版)。
2.无花果Ficus carica L.原产地中海沿岸。分布于土耳其至阿富汗。我国唐代即从波斯传入,现南北均有栽培,新疆南部尤多。新鲜幼果及鲜叶治痔疗效良好。榕果味甜可食或作蜜饯,又可作药用;也供庭园观赏。 [引自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3(1)卷第124页]

图6 无花果植物图(示鲜果)